时代变迁 "卡车司机"光辉难续
上世纪70-80时年代,国内卡车处在起步阶段。卡车少,会开卡车的人更少。在计划经济时代,能当一名卡车司机着实是一件足以让全家都觉得十分光荣的事情。1971年出生的西安人郑春喜,16岁时开始学习开卡车,18岁那年托关系好不容易才买到了一辆卡车。"三天三夜都是坐在车里睡觉的。"当时买到第一辆东风牌卡车的兴奋劲儿,让郑春喜现在回味起来仍意犹未尽。
热爱卡车愿与卡车相守一生的天龙用户李忠哲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卡车市场进入了繁荣期。卡车品种越来越多、吨位也越来越大,购买卡车再也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只要拥有足够的资金就可以购买到称心如意的车。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过去能开卡车的,在普通老百姓眼中,简直是"特权"阶层,除了家庭富裕,还需要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才能开;而现在,卡车成为了再普通不过的谋生工具,而由于卡车司机工作风吹日晒,条件艰苦,人们越来越不不愿意从事这样一份相对辛苦的工作。渐渐的,过去当"卡车司机"光荣的角色定位也逐渐变成了家庭主妇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再不好好学习,将来让你开卡车去。"社会认同度的降低,导致卡车司机群体逐渐有了"我就是一个开卡车的"这样的 "自卑感"。随着时代的变迁,"卡车司机光荣"这样的时代渐行渐远。
以偏概全 群体形象受到大众质疑
"过去在路上看到一辆卡车,就像现在能在天上看见飞机一样"一位老人回忆年轻岁月时,总觉得卡车在当时和飞机一样是个"稀罕物"。而今随着国家物流运输的高速发展,卡车数量急剧增加,马路上呼啸而过的卡车身影已经司空见惯。于此同时,一小部分卡车司机疲劳驾驶、超载超限、野蛮驾驶的不文明行为让公众对卡车司机整个群体望而生畏,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而这种抵触情绪还在随着各种与卡车有关的交通事故不断发酵。
在路上相濡以沫的卡车司机夫妻
但仔细想想,您所住的高档楼房,所用的砖石瓦片是怎么来的呢?您口中的粮食水果又是怎么从田地运到餐桌的呢?在网络购物的热潮中,当您通过网络在家就能购买到千里之遥的商品时,是否想过这些都是卡车司机的功劳呢?正是他们耐着寂寞、忍受着严寒酷暑、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甚至长时间见不到家人,超长时间的奔驰在路上默默的服务,才换来了今天社会的飞速进步。然而,人们更多的还是在以偏概全地用一小部分人的不规范行为去指责整个群体素质低下。更有甚者前几日,因为豆腐渣工程而导致的大桥坍塌,却最终怪罪到卡车司机的头上,原因是"卡车运输超载导致大桥坍塌"。
原本十分艰辛的工作,再加上公路运输交通管制混乱,高额的高速过路费及天价救援费,让卡车司机早已经吃不消。而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还得不到大众的理解和关注,只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
卡车企业站出来 关爱卡车司机 关注卡车文化
长时间以来,卡车企业将全部的精力投放到产品的研发与售后服务上,"造好车,做好的服务,让用户满意"成为卡车企业的使命。但对于真正使用卡车的司机群体生活,却没有足够的关注。因对卡车人关注的缺失,卡车文化的建设也就得不到培养。而中国作为卡车生产与销售大国,没有健康的卡车文化指引卡车行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隐患。中国的卡车行业迫切需要有能够主动站出来,以实际行动关爱卡车司机群体的"领头羊"。
80后大学生卡车司机主题婚礼唤起社会对卡车司机的关注
近日,在东风商用车公司筹办的国内首个"卡车主题婚礼"与"卡车文化沙龙"上,记者切身感受到了卡车企业践行着"关怀每一个人 关爱每一部车"的理念,在关爱卡车司机、营造健康的卡车文化上,东风商用车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卡车主题婚礼的主角,新郎贺超是新一代卡车司机的代表,有文化、有技术、有信仰、有追求,大学毕业后选择开卡车一方面源于对卡车司机职业的热爱,另一方面了解到国内外卡车发展以及卡车司机生存状况的差异,他希望整个社会给予卡车司机多一份关爱、多一份谅解,让社会更多了解这群卡车人另一面的生活,同时也传到出对健康的中国卡车文化的需求。
事实上,中国卡车文化长时间处在单调乏味、严重匮乏状态,而像欧洲、北美这样的国家"卡车文化"足以成为饕餮盛宴,为卡车司机以及卡车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正确的风向标。追根溯源造成中国卡车文化匮乏的主要原因缺乏培育卡车文化肥沃的"土壤"。但随着新一代"有为卡车司机"的诞生,在营造健康的卡车文化土壤上已经获得了养料,但还需整个社会、运输部门、卡车企业亟需加入这个阵营中。卡车企业中东风商用车公司已经率先行动起来,相信在其带动下,会有更多的社会群体以及卡车行业人士关注到卡车司机,共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卡车文化",相信这一天不会那么遥远。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0903号